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240.见证历史的史诗感!怎么可能找不出错误?(求订阅!) (第3/5页)
第一章,标题很长。 宴桃源桃园三结义,斩黄巾英雄首立功! 开篇几句话就显示出了磅礴的气势。 天下大势,分久必合,合久必分…… 只是这几句话。 就将薛振国吸引的看了下去。 这几句话似乎将历史更迭都写的透彻无比了。 雪漫也双眼紧紧盯着屏幕上的文字,又轻声说道:“王教授是以半古文的形式书写的。” 薛振国点头:“不错,这种写法有些难度。” 雪漫也点头表示的确如此。 白话文已经发展了上百年,建国之后更是主推最简单直接的白话文,这样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,有利于人人学习文字,书写文章。 所以,几代人下来,到现在还能写出古文形式文章的人,已经非常少了。 这也是王谦之前发表了那篇师说的时候,引起文化圈子震荡的原因! 不过! 这里王谦使用的半古文,半文不白的形式,能显示出一些文化底蕴,也能让每个人都能看得懂。 但是,这也非常有难度。 因为,这不是一篇几百上千字的文章,而是一部小说,至少也是十万字以上的小说,这样长的篇幅都要保持这样的书写形式,对作者文化底蕴的考验,放在当代简直是国学文化天花板级别的! 反正! 雪漫和薛振国父女两都知道,现在整个华夏文坛内,都没人能做到这一点。 那些和贾富清同辈八九十岁的老一辈文人,或许在年轻巅峰时候能做到这一点,但是现在让他们写,他们肯定是写不出来了,多年没有使用过了,早就被白话文深入灵魂了,而且年纪也太大了,意识精力跟不上了。 所以,薛振国又笑了笑:“王谦这个回应,真的太有力了。不过,书写方式是次要的,核心还是要看书中的内容是否经得起推敲。” 雪漫没说话,开始仔细专注地投入到书中内容当中去了。 王谦这种书写方式,极其简洁而有力! 简单几句话就能写出很多内容,但是看书的人就需要需要一字一字的仔细读,仔细去理解每一个词语,每一句话。 尤其是。 王谦开篇直接进入三国时代,其中涉及到了诸多主要人物,都是现在大家所不知道的,是上千年历史的缺失。 如,其中的十常侍,写的极其详细,每个人的名字都写的清清楚楚! 薛振国低声问道:“你在研究三国历史,知道十常侍都是谁吗?” 雪漫的双眼没有离开过手机屏幕上的文字,摇头:“我不知道,我查过几乎所有的三国历史文献,以及近代许多关于三国历史研究的论文,大家只知道十常侍的这个称呼是十个宦官,也是三国最著名的宦官乱政,但是都不知道十常侍这十个人是谁。” 薛振国又问道:“那你觉得,王谦写的这十个人名,是真是假?” 雪漫停顿了一下,抬头看了父亲一眼,皱眉说道:“这个,我就不知道了。不过,张让这个名字,我在一个研究三国历史的教授论文里见过,只是他也不知道张让是十常侍之一。其他几个名字,我见过曹节和郭胜,但是也不知道他们是十常侍里的人,信息缺失太严重了。” 薛振国眼中光华一闪:“所以,王谦写的这十个名字,最起码不是他自己胡编的!” 雪漫点头:“我知道的这三个,肯定不是王教授胡写的,其他的名字,我就不知道了。但是,我觉得,以王教授的品行,以及这三个名字的真实性,其他的名字应该也不是王教授乱写的,或许是有出处的。或许,王教授说的,他爷爷见过的那几本完整的三国历史文献是真实存在的,可惜已经被毁了!可能,现在他的确是唯一知道完整三国历史信息的人!” 薛振国沉默下来,对雪漫的猜测不置可否,只是默默地继续看下去。 而随后出现的几个人名,都让他们很是惊讶,黄巾起义的过程,让他们感觉如醍醐灌顶一般。 他们都知道黄巾起义,也知道天公将军张角,还知道张角有两个兄弟,却不知道张角的出身,也不知道张角两个兄弟的身份和名字,更不知道黄巾起义是来自于山中的南华老仙? 这是传说还是真的呢? 雪漫低声说道:“有些文献上有提过张角曾遇到闲人曾宝,然后掀起了黄巾起义,但是不知道具体细节!” 薛振国嗯了一声,双眼没有离开文字。 父女两没有再继续说什么,而是专注无比地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