雨墨修仙传_第五章 月泉旁 雨墨修仙诀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五章 月泉旁 雨墨修仙诀 (第1/2页)

    第五章月泉旁雨墨修仙诀

    雨墨坐到石凳上,看着小白猴也规规矩矩的坐在石凳上,像人一样打坐起来。

    雨墨看着小猴心理那不是滋味,自己什么都不明白,都不如一个小猴子。

    看着手里拿的玉简,左看右看,只是一个玉片制成的,正面写着“玉泉修灵诀”。

    玉简的背面是几条龙纹绕着的圆形。

    “这怎么用啊?”雨墨自言自语的说了句。

    小猴从凳子上窜到了桌子上,拿着玉简,跳到雨墨的肩上,把玉简又放到雨墨的额头上。

    雨墨接过玉简,闭上眼睛。时间慢慢的过去,一刻钟,一刻钟,玉墨慢慢的,好像睡着了一样,头脑中好像多了些东西。

    雨墨头脑里出现了“玉泉修灵诀”。

    师者话:非我族类不可练习,要有灵根而无五行灵力者才能运用此诀,切记!

    先解道士修仙,修仙先修士,修士先修灵,修灵先知灵,知灵先识灵。万物都有灵,有灵才有力,力之无法无中生有,力之无法取巧,只有在无尽的世界中汲取。

    汲灵要五行全收,压缩至纯,替代五行,术法必成;法诀分七层,每升高一层能使灵力的吸收快一倍。

    七层许不是尽头,望族人倍加努力,达到巅峰。功法与境界是层层相对,望后辈更加努力。

    功法口诀加功法过程才能事半功倍。修士境界分:炼气筑基结丹元婴等。

    玉泉修灵诀口诀

    静心如水,清水即心。

    微风无起,波澜不惊。

    微静独坐,灵汇经脉。

    禅寂入定,如龙遁形。

    如心无窍,引脉入灵。

    灵走七经,打通任督。

    八脉归心,天地归心。

    七经八脉,从头至脚!

    开天辟地,十二经脉。

    储灵控灵,直至周身。

    用灵至善,大道天成!

    玉泉修灵诀详解:

    第一层,开天辟地运功过程:第一层主要是针对炼气境界的,炼气期的小境境主要有如下:

    第一境界,感灵:五心朝天,静坐无思,紧闭双目,思想归一,感觉四周之灵力。

    第二境界,识灵:身与灵力相通,能让外界灵力进入体内。

    第三境界,行灵:让灵力在体内运行,让灵力通过从中焦上注肺为始,然后经过心,胃,脾,大肠,小肠,膀胱,肾,心包,三焦,胆,肝,在流注于肺,周流不息。

    第四境界,储灵:开出意识海,开出丹田,储存灵力。

    第五境界,灵体:用灵力淬炼身体,让身体有足够的韧劲,经脉能够更多的灵力。

    第六境界,吸灵:开出十二经脉作为主干,能够吸收天地灵气。

    第七境界,炼灵:压缩灵力,使灵力更纯。

    第八境界,用灵:运用简单的法术。

    第九境界,控灵:能够把法术与灵力相融合,法术能够运用自如。

    第十境界,圆满。准备冲刺下一阶段筑基。

    第二层,强七经通八脉,筑基期主要分三层,筑基前期,中期,后期。

    第三层第五层。

    雨墨看从头到尾看完了玉泉修灵诀,终于有了自己修仙的功法了!

    雨墨开了按照要求的练习。雨墨静静的坐着,日升月落,月落日升,这样一天两天三天七天。

    在这七天里,第一个晚上,雨墨团着眼睛时,感受到了小院中的点点灵力,灵力绕着他转着,身体感觉暖暖的,他就控制身体与灵力慢慢的相融,当灵力在皮肤上吸粘的多了,通过皮肤就渗入到肌肉中,灵力从肌肉中又渗到经脉中了。

    好熟悉的感觉,好像练八段锦时,手臂里面的感觉一样。雨墨尝试着引导灵力往肺部去,刚到肺部的灵力,又散了。一点一点的灵力汇聚,灵力越来越多向肺部汇聚消散。

    逐渐消散的没有汇聚的多了,形了一股灵力。雨墨控制灵力向心脏流动,灵力到心脏后,让灵力在心脏上转了好几圈,心想这样能更好的加强心脏的韧性。灵力通过脏后,雨墨又引导灵力向胃经行去,灵力又去洗刷脾。

    一个一个的走完了十二经脉主干。远处看雨墨像一座石像一样,一动不动。

    细细一看,能看到雨墨身体上不时渗出了一层层黑色的污污垢,身体中的垃圾在不断的蒸发,身上出现了一层一层黑色的薄膜。

    雨墨慢慢睁开眼睛,心想我练到第一层的第四步了,打通了大周天了,呵呵。以后我真的可以修仙了。

    低头一看身上,我的个天啊,怎么这么脏啊,看着双手,像是带了一双黑色的手套一样。

    雨墨立刻跳起来,跑到井边拿个木桶,打了桶水,走到门外,往身上就浇,洗了好半年,才进院内,又坐到映月泉边上开始继续练他的玉泉修灵诀。

    天亮了!阳光照在雨墨的身上。看着初升的太阳,身上更是暖暖的。给雨墨给这小猴给这小院,都增加了一个金色的光晕。看着太阳雨墨笑了。

    雨墨望着太阳随口说道:“观日景,景日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