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父秦始皇_第十五章 《墨经》的智慧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十五章 《墨经》的智慧 (第2/2页)

手工业工具的制作,比如铁耜、铁锑、铁镰、铁耨、铁铲、铁锄、铁犁等等,无法成为兵器,少数天下闻名的利器则是通过工匠不断地重复实验打造出来的熟铁。

    但是铁与其他物质能够发生反应的情况繁多,加上信息闭塞,铁匠无法互相交流,就算偶尔有人打造出来能用的熟铁,也不能保证次次成功,铸剑师就成为了一个比较神秘的职业。

    秦朝统一六国前比较出名的几家冶铁业家族,例如卓氏、程氏等等,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全部被集中到某一地进行管理,并且官府设置了主铁官一职,将冶铁业收归官营。尽管如此,受制于此时依然主要使用木炭冶铁,成本比较高昂,铁的产量一直不算很高。

    ‘唉,历史的发展需要生产力的发展、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、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生产力存在矛盾……’我不由得想起了后世这些耳熟能详的社会理论。

    即使我成为了秦二世,拥有秦朝人无法拥有的技术和生产方式,但如果不考虑秦朝落后的社会制度而强行做一些改变,恐怕我的下场比王莽还要凄惨,毕竟我可不是开国皇帝。发展生产力和匹配相应的社会制度缺一不可啊。

    听完三人的讲述,我对章邯说道:“滑轮一事就交给你办了,如果实验成功,可以尽快推广到其他在建工程,以后也可以慢慢普及到平民百姓家中。”

    章邯行礼称是。

    随后我又对公输进、何显说道:“虽然近些年墨家和公输家逐渐没落,但我清楚你们所拥有的机关之术能够带来什么,以后我有其他想法,会差人告诉你们,你们可以一起琢磨,前提是不能影响骊山陵的修建。何显可以参与骊山陵的建造。”

    两人欣喜不已,能够获得我的支持已然不易,更遑论我能够在机关之术上给他们带来新的东西。百家争鸣的景象已经随着天下一统渐渐平息,诸子百家之人仍然坚持传承着他们自己的学说。西方的文艺复兴为他们带来了极大的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,而我华夏的百家争鸣却在辉煌过后沉寂了两千年,这不得不让人感到遗憾。

    一切安置妥当,也到了该回咸阳的时候。

    三人将我送出官署,将要登上马车时,天空却洋洋洒洒地飘起了雪花。

    古人常说,瑞雪兆丰年,我从小就喜欢下雪天,偶尔感受着“千里冰封、万里雪飘”的豪迈气概,偶尔想象着“孤舟蓑笠翁,独钓寒江雪”的万籁俱寂,也会畅想着“柴门闻犬吠、风雪夜归人”,而我在温暖的房子里拥炉而坐的惬意。

    只是不知道构筑骊山陵、兴建阿房宫、筑造上郡长城的民夫以及大秦各地千千万万的百姓,有几人能够熬过这刺骨的寒冬,活到明年春暖花开。

    当然,还有已经走到南郡的始皇帝……

    “多好的华夏百姓啊,一定要好好对待他们。”我轻轻说了一句。不知道是对章邯说的,还是对自己说的。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