贰臣_第四章 云深围炉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四章 云深围炉 (第2/4页)

袄算是出了名,不知哪位急智嘴快,花斑虎崔含章之名不胫而走,与皑皑白雪夜色相衬,宛若精绸良缎一般其光也灼灼其色也灿灿。这一嘴臊的含章脸红到耳根,连连作揖求诸位仁兄放过。

    云深围炉,神秀机藏。

    主持站在华严祖师殿前,远远的看着这群学子们诗词相和,不知不觉身上积了一层厚雪,有飞鸟停于肩头而不觉。

    书上说,冬宜密雪,有碎玉声。

    谁曾想这么大一场雪,虎皮花斑袄可是立功了,崔含章清晨一早就忙着赶路,浑身暖洋洋的,腹背如火窑开炉,热气蒸腾。

    心里想着再加快点脚程,可不敢误了时辰,三年一度的大考,对于每一个神光朝学子而言,都是无比珍惜的机会,凭此一跃鲤化龙,从此天家门生贵不可言。前面过五关,斩六将,这临门一脚至关重要。

    历经百年战乱,神光太祖武人出身,自嘲大老粗,却喜与文人雅士为伍。

    南征北战,身边总是少不得几个文人清客,师爷幕僚更是多不胜数。

    定都太康后,尤其善待前朝文人,曾亲自登门,邀请绝食三日不拜新朝的文坛领袖首开科举,更是不论出身,寒门士族机会均等,太祖气魄光耀千古。

    历经多年,文人士子多如牛毛,锦绣文章灿若星河,一时间宇内四海称颂。

    百年以降,神光朝形成一条不成文的规矩:功名在身不拜官。

    崔含章赶到晋安府江南贡院时,着实被惊了一大跳。

    只见偌大的火堆烧出来几丈高的火焰,烘的贡院上下热气腾腾,据说这是许府台为了今天的大考临时找人烧起来的。天气严寒怠慢不得学子们,坦言讲,这鬼天气如果不升火烤起来,恐怕监考官们也要被冻坏了。

    江南贡院位于福寿街尽头,神秀峰山脚下东南方向,山形秀丽,贡院后山与神秀峰南坡连成一片,文脉与山根相通,算得上是科考福地,引得天下名士流连忘返。

    此时,贡院门前汇聚了各路考生,纵观本次大考,整个神光朝一十五个州府,共两个地区分设考场,层层筛选下来仍然有三千一百二十一名考生,单单汇聚在晋安府参加此次科举考试的不少于一千多人。

    乌压压的一群人挤着入场,含章站人群里显得很另类,毕竟没有哪个书生穿着像山大王的,经过这火堆一烤崔含章开始浑身冒汗,索性就脱掉虎皮袄挂在胳膊上,因为着急赶路的缘故,身子暖,脸色红润唇红齿白配上青布长衫有那么点读书人的风流。

    崔含章环顾一周发现,各色人等参差不齐,自己算是年纪偏小的,好些个老哥看起来略显沧桑,读书不易,科考殊为不易,寒门贵子这种说法就是照不进现实的梦想罢了。

    从小看到烧窑人的辛苦,祖母常常挂在嘴边的话是,“成千上万个小含章就跟你太公拉的泥胚子一个样,都要经过烈火煅烧,烧坏了的泥胚是不成器,熬下来的都是好瓷器,运气好的更是入窑一色出窑万彩,天下共赏。”

    乡间老妇唠唠叨叨,却是颠簸不破的世间真理。

    神光朝承平日久,读书科考才是正道,正道沧桑,这条路两边都是祖母口中坏掉的泥胚,到头来回乡偶书鬓毛催。

    眼前的这位老哥胡子拉碴,清矍骨瘦,套上虎皮袄,活脱脱的山寨二当家,狗头师爷的角色跑不了啊。

    “兄台哪里人?”师爷老哥主动套近乎,稍显浑浊的眼神中透着精明劲,

    含章赶紧上前拱手:“小弟崔含章,建阳府人士,老哥怎么称呼?”

    “老哥我虚长你几岁,姓冯,表字若敏,单名钰,庆元府人,多年苦读,今岁志在登科!”

    冯钰潇洒挥开纸扇,摇头晃脑,看的人眼晕。

    “祝冯兄旗开得胜,金榜题名。”

    崔含章不敢怠慢,同年好友都是人生路上的宝贵资源,忙抱拳恭贺。

    说起来幸运儿只是少数,绝大部分学子十年寒窗苦读,一路考下来,两鬓斑白老大归,然物是人非,心理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