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四章 东来 (第2/2页)
事重重的样子。 “我说县丞大人,”田主簿习惯性的清了清嗓子:“新上任的那位县尉什么来头啊?” 这是他说话的一种技巧,其实苏彻苏三公子何许人也,田主簿早就托人打探清楚。 这个时候只是抛砖引玉,逗姜县丞开口罢了,不然两人一高一矮的在这里晒太阳。 实在是有些烦闷。 “杜陵苏氏,本来是雍州来的武人,没什么可说的。”姜县丞说着,心下却是幽幽一叹。 有些事嘴上说着不在乎,但是心里还是上火的。 自家这山阴姜氏,不知道何时才能鱼跃龙门,成就苏家那样的门楣。 “十几年前王师北伐时的那场枋头之败,满门几乎交代了个干净。除了上一代还有一人在殿中省,剩下的只有三位。” 阉宦啊,田主簿知道,苏家的那位长辈在十二监、四司、八局组成的内廷中排位里面并不算低。 而且最近很有可能再往前走一步。 “苏家这一代除了交待在枋头的,这一代还剩下三人。老大刚提了北豫太守,平寇将军。现在韦大都督帐下听用。” 大梁的规矩是所谓文武同途。武将兼任地方官职,文官加个武将头衔,这在地方上是常有的事。 提起那位足以震慑敌胆的国之柱石韦怀文,姜县丞与田主簿之间的谈话不由得停顿片刻,这个名字足以令梁人停顿片刻,对他生起敬意。 “二公子任秘书郎,听说是个谦逊守理的君子,也曾在岳麓山求学。然后就是咱们这位苏县尉了……” 姜县丞看着田主簿:“听说这位带着一群恶少围了兵部某位员外郎夫人的车……” “哦?”田主簿一脸惊奇。 “……那夫人都四十九了,大孙女都快出阁了……” “这多大的火啊。”田主簿不由得惊呆了。 乱世之下,早婚早育颇为普遍。苏彻前身非礼的那位夫人,的确有好几位儿孙。 “后来就撞见了白鹿洞出来游学的学生,抓住他就是一顿打,家里面估计是不想让他惹祸,把他送过来找我们泻火了。” 姜县丞看着田主簿交代道:“府里面都已经派人交代过了,咱们小心哄着他,过不了几个月他京中的长辈念起他来,将他升任到别处,咱们就算是功行圆满。” “我倒是盼着他火气大,”田主簿揉了揉眉心:“放上三把火把这山阴县好好熏一熏。” 姜县丞顿时面色紧张:“怎么?府库里又丢银子了?” 田主簿叹了口气:“账上总是对不上,现在能差出快一百两。我现在也弄不清到底是有人夹带,还是来了什么精通五鬼搬运的妖人了。” “这都闹了快一个月了吧?” “过了今天,整整五十天。” “会五鬼搬运的妖人会一天只偷二两吗?”姜县丞看着自己的这位同僚皱紧眉头。 哪有这么昏聩的。 姜县丞扪心自问,如果自己会五鬼搬运之术,上来就要把田主簿家搬个干干净净,哪里会今天偷个五两然后歇上两天的偷法? “他来了正好让他去弄。” 姜县丞远远望去,那位苏三公子仍旧看不见踪影。 估计不知道跑去哪里眠花宿柳了吧? 老姜想起了自己的青春年华,那可是一粒煮不烂捶不坏,响当当一粒铜豌豆啊。 “启禀两位大人……呼……” 一个风尘仆仆的书吏从城门内钻了出来。 “匀两口气再说,”田主簿盯着他:“怎么,库房里的银子又少了吗?” “新任县尉……新任县尉已经到了……” “到了?”姜县丞嘴唇一阵发干。 这个王八羔子,怎么不按照规矩办事。新官上任,于东门搭棚接风乃是惯例。 这有个名头叫做紫气东来。 姓苏的还真是个不守规矩的。 “哼,还愣着干什么,叫人给把这些都收了吧。” 县丞看了一眼主簿。 “走吧,会会人家。” “明公且慢。”田主簿拉住姜县丞的胳膊。 “那位苏县尉,一行来了多少人。你可曾令公廨备饭?” 田主簿问着书吏。 “学生已经令厨下备饭,苏县尉没有别的扈从,只是带了个书童。” 田主簿转头看向姜县丞。 两人眼神一对。 姜县丞嘿嘿一笑。 “还是老弟老辣。” “轻车简从,改头换面,这位苏三公子也是个明白事理的。” “京城里泡了那么些年,怎么也该明白些事。圣人云:身教胜于言传。” 姜县丞冲着身边的几位巡检招呼了一声。 “别愣着了,收拾完之后散了吧。” 田主簿接着补充道:“旁人散去,三位巡检等下回衙门来,一同迎接苏县尉。” 三位巡检面面相觑,弄不清楚现在的形势,只好应了下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