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着系统回北宋_第210章 法眼之下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210章 法眼之下 (第1/2页)

    张商英是个真正的书生意气,现在听人汇报、获知了赵诚耍诈后很生气了。

    真正惹毛张商英的是官军前两次败绩、加上在这凛冬时节看到许多人流离失所的景象,感受到了近乎灭顶之灾,觉得官军已经不可能赢得这场战争。

    这便想再发生更大的死伤前促成诏安。

    张商英既然认定了诏安才是出路,那当然越早越好。再等王秀胜利几次,等官军失利几次,给的条件自然也就水涨船高。

    这里主要是价值观念的不统一。

    张商英觉得打下去会输,那时候王秀的条件能高到没法诏安。就只有集结大军派遣重将,在国朝内部打一场真正的大规模内战。

    那时,不论这只大军来自边军还是上四军,不论是谁统帅,始终绕不开的是征伐过程中带来的负面伤害,诸如扰民,抢夺,误杀误伤。

    最难的是低效率的粮食器械转运和征缴,既然是大军征伐,粮草器械等后勤供应仅依靠朝廷或者某一地是不可能的,必然是多个地区统筹,这就涉及了无数官僚的立场以及利益,拿当下来说,现在大宋几乎没谁能轻易完成这些统筹。

    就算上述几个方面做的面面俱到,还有个更致命的问题就是:就算现在已经决定了大军征伐,但统筹部署这些,直至大军进东南,最快最快也要三个月开春之后。

    这三月时间,恐怕除了池州血流成河外,也要扩散出很远。何况现在根本连大军集结的预兆念头都没有。

    除非真的已经造成了极大伤害、要变天,否则谁都不会有大军集结这念头。这容易导致蔡京基本盘的潜规则洗牌,更容易导致张叔夜府库本已焦头烂额的时候又雪上加霜。

    结论是:只要不变天,不论蔡京系还是张叔夜系都不会接受大军征伐带来的代价,这问题上他们惊人的意见统一。

    分歧在于张叔夜寄望于依靠少量的无为军和池州军解决问题,建议拒绝和土匪谈判。

    但蔡京可以接受和土匪谈判,而无法接受大乱。老蔡他谨慎观察到现在为止,官军两次失利了,眼看不派大军打不赢,于是为了避免出现更大的乱子而暂时谋求诏安,这观点靠向于张商英。

    “小棒槌,好战分子!”

    把上述的思路又想了一遍,再听闻赵诚耍诈后,张商英在州衙勃然大怒,当着蔡攸黄文炳的面破口大骂:

    “没有惊喜,他就是个添乱的存在!”

    “就知道表达他的主见!就知道谋取他那看不见的功劳!”

    “他一句打得赢,到底经过深思熟虑了吗?他知道现在朝廷的难处吗?

    “他赵诚又是否知道一但打下去,打不赢王秀,要对东南百姓带来多少伤害?给朝廷添多少乱子?”

    “他是真不知道吗,若是官军再失利一次,朝廷将会面临大军征伐带来的钱粮征集问题?”

    张商英一口气说到这里,继续怒斥,“这些他都不知道,就知道在这里大言不惭,就知道给人一些盲目信心,教唆人去送死。这就是你们委任保举的、关乎国运的池州阵前指挥官!”

    又拍案道:“我张商英自英宗皇帝治平年出仕至今为官四十载,吃过他盐比他见过的都多,走过的桥比他走过的路还多。我就想不明白,在我朝从未有军事建树的大环境下,他哪来的信心可以依靠不足千人,用军事手段解决池州问题?”

    面对这样近乎怒发冲冠的张商英,且他说辞也不无道理,哪怕蔡攸黄文炳也都有些担心,不禁面面相视了起来。

    “还是张公透彻,直指了问题核心所在。”

    周围以王黼为首的一票官员顿时肃然起敬的模样。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