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
第五十七章 考教 (第1/1页)
郑蓥若有所思,不说能全数认同李秋岁的说法,也赞同这话里边有几分道理。 有人天生亲近花花草草,他五姐嘴里的龚六,就极擅长此道,听说上一次举办诗会,还培养出了冬天能开花的牡丹。 郑蓥就说:“有人天生会读书,往往能一通百通,过目不忘也不是没有。西北外族达子天生擅长骑射,西南沿海居民天生擅长泅水,这些暂且归结于天赋,与个人的成长环境也有极大的关联。” 李秋岁出身庄户人家,庄户人家干什么的,干农活啊,见的最多的就是庄稼,亲近植物一些,这就说的通了。 这话说的太有道理了! 人家郑蓥这么快就给她找到了说辞,不是身怀异能,连她自己差点都信以为真了。 李秋岁眉开眼笑,一合掌赞道:“就是这个道理!表哥真是博学多才!” 还算机灵,郑蓥笑了笑。 这丫头身上有蹊跷,他身子好的那会儿,心里就有所猜测。按耐住一探究竟的心思,想法子帮忙拦了杨神医一回。 她搓的药丸子,在郑府下人口中传扬,杨神医大概是听说了,又动了见一见这丫头的心思。 他得了消息赶过来,这一回说辞再动听,也劝不住人了。 杨神医背手走在前头,把两人的对话一字不落听进耳中。 侧身瞥一眼牛皮吹上天的小丫头。 记性好不好,试一试不就知道。 照着方子做药丸子! 呵!真真能耐了你! 坐堂几十年的老大夫,也不敢吹出这种牛皮。 当是团灰疙瘩呢! 你认不全草药,就敢下手做药丸子! 就算你认全了草药,不熟知它们的药性,你就能敢下手了? 想认全草药,不说丢给你一张药方子,就是把草药大典扔给你查阅,没有实地观察,你也不能够一眼叫出草药名称来。 熟知草药药性这一条,不提草药品种繁多,你能不能全数记下来,药性的解说生涩拗口,就当你有过目不忘的能力,想要吃透其意,是你一个六岁小丫头能办到的事? 这也是杨神医百思不得其解的关窍。 郑小公子的心疾不算要命,好生保养,做到心平气和了,一时半会出不了岔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