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23入川(三) (第2/3页)
不止剑阁一道,沿嘉陵江向南数里有小道可绕过剑门关直趋剑州。 迟则生变,赵当世令郝摇旗右司在苦竹隘一带虚张声势,自从望喜驿绕路经泥溪、青强店直抵剑州城下。剑州兵马尽数被小剑戍方向吸引,全部聚集于剑门关,州城守备极为疏松,赵当世率部攻城,只一日,便将城池攻陷,知州徐尚卿被俘,带领兵马守备在剑门关的千总吴鸣凤风闻剑州已失,魂飞魄散,立刻带人撤离。侯大贵与郝摇旗探得剑门关一空,知赵当世已经得手,次第率部来归。 剑州乃川中咽喉要地,此城一失,成都北面门户洞开。若非入川事急,赵当世是万不想闹出这么大动静引起川军注意。然木已成舟,眼下要务乃是搜括城中物资以及招揽人才,这是赵当世攻陷一处都必做的事。 知州徐尚卿骨鲠正直,自被俘后闭目闭嘴,不发一语。赵当世派何可畏去游说,反被喷了个狗血淋头,回禀时头摇得如拨浪鼓般,只说徐尚卿绝不可能投顺。赵当世不欲浪费时间,亲自招抚一番无果后令兵士将其推出斩首。 徐尚卿一死,剑州城群情激奋,吏目李英俊与城内乡绅合计,率领民众暴动,冲击赵当世所在州衙。赵当世大怒,分遣侯大贵、郝摇旗镇压,杀散民众。他有心震慑民众,正想令二将全城逮捕暴动者斩尽杀绝,何可畏闻之大惊,在他的极力乞求下,屠杀之事方罢,仅仅将李英俊与为首的几个乡绅砍头了事。 自徐尚卿以下,大多官吏都拒绝投降,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底层吏僚磕头投靠。这些人赵当世看不上,拨归后营安置了事。剑州为军事重镇,武库、仓癝颇为丰饶,王来兴与何可畏奉命拣选兵甲、输运粮秣,几乎将赵营上下整备一新。 在城内整顿军务的同时,赵当世也时刻注意远近诸地官军的动静。他并不打算长据剑州,自己人数太少,坐困孤城无异于自陷绝地。只要官军反应过来,自己必将遭受到源源不绝的打击。 自崇祯七年张献忠入川来,川中虽仍然留有不少贼寇,但却未曾有做到如赵营般连续克关拔城之辈。四川巡抚王维章听闻剑州已失,惊愕之际直以为是张献忠或是高迎祥、李自成等巨贼入寇,待打听清楚才知对方名号不显,似非陕中渠魁。 但若说其为川中的流寇,那也不像。川中诸寇多称“棒贼”,以其无坚甲利刃为称,战斗力很差,向来躲避于山峦沟涧之中,游击为生。绝不可能有攻陷坚城的实力。又闻这占剑州的贼寇部中颇多火器,来历倒是大大可疑。 王维章为抚臣,生平最怕辖下流寇如同陕、豫连成一片。他分遣兵马守住进出川要隘,已经年余无恙,可坐观陕豫乱局,谁料这时候杀出个程咬金,将他的部署全盘打乱。 决不能让这股贼寇再向南一步。他巡抚这两年,已被弹劾多次,再要是对付不了眼前的这股流寇,那他的乌纱帽想也不保。 赵营兵马在剑州第三日便有斥候来报,言官军黎雅参将罗尚文率军一千五百已抵剑州西南青林口。黎雅就在江油、梓潼之间,距剑州颇近,是以当其到了眼皮子底下才被赵营发觉。 罗尚文暂驻青林口重镇,同时招徕剑州一带四散无主的游兵,前番在剑门关弃关而逃的吴鸣凤领部往依。短短两日,罗尚文手下可供调配的兵力就达到了三千余。 赵当世不知其底细,令侯大贵出击试探。 侯大贵部下乃赵营翘楚,他屡立战功,数破官军,很是自负。司下五百人径投西去,连哨探也懒得派出。 剑州与青林口间有小潼水,河宽水深,仅窄桥一座可过。侯大贵求功心切,令有马者牵马从桥上过,无马者直接下河涉水。八九月间剑州地面雨多,小潼水多有涨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