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宋一代目_第六十七章也无风雨也无晴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六十七章也无风雨也无晴 (第2/2页)

要是不想妥协,没人能避朕强行压头。

    孝道不行,祖宗不行,祖制,文武百官通通不行。

    今日朕说的这些话,你们也没必要宣传出去,反正出了这辆马车,朕是不认的,毕竟表面功夫不做好,会有很多麻烦。”

    赵旧平淡的话却是万分霸气,这跟他的局面变动以及格局提升有莫大的关系。

    两年前,他赵旧只是道旁败犬,一路从河北逃到扬州,一路从扬州逃到杭州,朝不保夕,风餐露宿。

    如今,麾下猛将如云,谋臣如雨,战场上连战连捷,树立起了自己的威望。

    大宋的基本盘已经保住,赵旧已经能够夸下海口,大宋百年之内没有亡国的危机了,只要自己不作死,又等着年轻的一批将领成长起来,开始收复山河的大计了。

    潘娘子,吴娘子起初听闻赵官家大逆不道的话,惊慌失措,等到最后面,反而心中流露着一股淡淡的安心,自家的夫君如此霸气,陈然如他所言,有君如此,妇复何求?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宋建炎四年,金天会八年十月廿四。

    湖边有人作画题诗。

    莫听穿林打叶声,何妨吟啸且徐行。竹杖芒鞋轻胜马,谁怕?一蓑烟雨任平生。

    料峭春风吹酒醒,微冷,山头斜照却相迎。回首向来萧瑟处,归去,也无风雨也无晴。

    有人作画,并提下了这一首苏轼苏大家的词。

    此人赫然是大宋的前官家徽宗赵佶,他们并非出游,而是被强制迁往五国城。

    赵佶微微有些叹息的说道:

    “苏大家的真迹,朕也有收藏,可惜被外人夺了去,再也寻不回了。”

    这一支数百人的队伍停靠在湖边,有骑兵在旁边来回游荡,眼神凶恶的盯着他们是一百四十余人。

    七月时,金国上下经过商讨之后决定把这些俘虏送到五国城,特别是宋朝的俘虏。

    负责押送宋俘的习古乃将军奉金朝命令,让二帝减少随行人员。

    后经徽宗“再三力恳”,只允许二帝的后妃、直系王子、驸马都尉、近臣及神宗侄儿赵孝骞、嫡孙赵有奕六人随行。

    据史料记载,二帝等宋俘从韩州出发时约有二千二百人,到五国城时仅剩一百四十余人。

    赵佶和赵哲已经没有,刚来是那么惊惧了,虽然遭受了一些耻辱,毕竟他们还是好好的活着,金人该给的待遇一样没少,也没有短少,他们的衣食住行齐全。

    赵佶今日心里面百般滋味,犹如猫抓。

    宋朝那边的消息已经反馈回来了,金人虽然说川陕那边打了个平手,入侵京东两路的宋军也被击退,至于伤亡也被他们含糊其词。

    可他们父子二人却是心中明了。

    金人要是真的赢了的话,也不至于如此说话,其结果必然是宋朝大胜。

    赵佶有些心里发酸的说道:

    “朕在位之时,不是这边大败,就是那边大败,到处都是祸事,甚至还被人家兵临城下。

    到了九儿这里,一切就迎刃而解了,好轻松。”

    赵哲也有些怨恨的说道:

    “唉,九弟再强,还会想着咱们父子吗?他好生的在南边享乐,南朝四百八十寺,多少楼台烟雨中,就怕九弟当个居安皇帝,不再想着咱们了。”

    赵佶也道:

    “是啊,这里只是个穷乡僻壤的地界,咱们这辈子都没机会回关中了,金人必定会将咱们囚禁到死。”

    ………

    这时,不远处却有几十骑奔来,而且打着硕大的旗号,看样子就是不凡。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