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五百零六章 预防针 (第2/3页)
以后,收到于安发到长安来的电报的李世民却是摇头苦笑。 没错,长安已经通电了,所以,与夏国之间,已经能够用电报相互快速传递消息。 只是,这种快速的传讯,只能让他们更多的向夏国借鉴学习,关系更加的紧密,因为,夏国是拥有自治权的,朝廷并不能对夏国指手画脚。 据李世民得到的消息,于秋已经有很久没有亲自管理过夏国的军政事务了,看他现在一直忙碌着飞天的事务,他的目标应该是星辰大海无疑了,自己可能真的要在三年之后,接掌联合执政联盟,只是…… 他眼神复杂的看向了房玄龄,开口道,“于秋真的打算依靠制度来管理天下?” 房玄龄点了点头道,“是的。” “但是,制度是人掌控的,人是有私心的,他就不怕将手中的权力交出去之后,会反噬自己,或者反噬自己的后人?”李世民不解的再度询问道。 自从和返回朝廷担任宰相的房玄龄聊过了之后,李世民心里的疑惑,可以说是越来越多了,这次发信给于秋,就是想做一个试探,从而,确定于秋心里的想法。 “制度还能够满足人的私心,就证明制度还不够完善,还需要改革。 而且,在于秋的心中,或许根本就没有家天下的理念。 所以,他并不在乎自己的子孙是不是能永远的继承夏王的爵位,也不在乎谁执掌夏国,或者说天下的权力,他只需要确定,执掌权力的人,是不是有能力治理好夏国,或者管理好天下的次序。”房玄龄按照自己对于秋的理解回答李世民道。 “朕自觉胸怀四海,却也还是不如他。”李世民有些羞愧的道。 到目前为止,他心中都还有让这江山在李氏的手中永远传下去的执念,没有把家和国分开,没有于秋看上去那么无私。 房玄龄听李世民这么说,却是摇头道,“论心胸气量,陛下可未必比于秋差,他之所以做这样的决定,或许并不是因为他个人的心胸气量有这么大。” “那是因为什么?”李世民很是好奇的问道。 毕竟,从过往于秋的行事手段来看,他可并不像是个心怀宽广的人,做任何事情,都在考虑他自己的利益。 “那是因为,可能只有这么做,才是对的,才是能长久的保持国家安定的做法。”房玄龄答道。 闻言,李世民的眉头紧皱,片刻之后,却突然露出一种大彻大悟的表情来。 他是常读史书之人,自然是知道,自古王朝更替,最大的原因在哪里,那就是再英明的开国之君,也不能保证自己的后世子孙都是英明的。 皇位在他的子孙手中传来传去,出现一两个昏聩无能的家伙的话,很快就玩完了。 而每一次的朝代更替,上一个朝代的皇族都会沦落到十分凄惨的地步,不想这样的局面出现在自己的子孙身上,那么,就只有一个办法,学习夏国,让有能力的人上台治理这个国家。 “你说的有道理,于秋或许真就是这样的打算,既然于秋说了,夏国并不限制书院学生的自由,那么你就和吏部,礼部一同商议一下,看最高能开出什么样的优厚条件,务必在今年夏天的时候,从洺山书院招聘一些人才到朝廷为官,推动朝廷的制度进一步改革。”李世民点头认同房玄龄道。 “呵呵,只怕咱们的条件开的再高,也招不回来几个人的,因为,咱们的条件是很难比的上夏国的条件的,而且,书院的学子都聪明,都知道在什么地方才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,更加有前途。 此外,大多数书院的学生心目中的愿望,应该是学习更加高深的知识,取得更高的成就。”房玄龄苦笑道。 “难道,就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吗?”李世民有些郁闷的道。 房玄龄沉默了片刻之后道,“有,不过,得牺牲掉一些人。” “比如……” “比如,一些朝廷官员的子女,如果由您去说,他们或许会回来任职,只是,这其实是牺牲他们各家子女的长远前途,换取短期利益的事情,真正有大才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