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二十六章 问与答 (第3/3页)
“嗯,这点我承认。”白中元心中的确是这样认为的,因为整个逻辑链条的确太可疑了,不过这当中依旧存在两个致命的漏洞。 (1)区区五十万现金就想收买一名刑侦副支队长,是不是过于可笑了些? (2)谁会为了为了五十万现金,将未婚妻的一条命搭进去? 方言显然提前考虑过这两个问题,于是不假思索的回应道:“第一个问题很好回答,将五十万现金视作涉黑交易的开始便能说通了。至于第二个,则存在着两种可能性,一个是人心易变,另一个是发生了意外。” “这话又是什么意思?”人心易变这四个字,再一次刺痛了白中元,“意指我喜新厌旧、始乱终弃吗?” 方言自知话有不妥,因此也就没再抬杠,而是不着痕迹的退了一步:“人心易变这点暂且抛却不谈,我们现在只说意外。既然是意外,那就意味着是是不可控的,是谁都没有办法的事情,且随时都有可能发生。” 白中元暂时无法做出反驳,所以只能换一个问题:“案发之后我接受过调查,结果是清清白白,这代表你不可能从这点做文章暗中斡旋提前归队的事情,那么究竟是什么事情在当时起到了推动作用?” 这句话,是白中元故意问的,其实答案他很清楚,毕竟周然已经将有关唐磊的事情做过基本介绍。可越是如此,越是要听听方言如何回答,往更深处说,是对唐磊这个人做个更为全面的了解,毕竟他太重要了。 方言并不知道白中元有着这样的心思,直接说道:“你说的没错,如果仅仅是爆炸案,我不会让你归队,可偏偏你牵扯到了另外一起案子。有些情况你应该了解,在爆炸案发之前,支队受理了一起特大团伙儿盗车案,由于当时你和老谢都有任务在身,于是便压在了我的手里,是我全程跟进的。” “我记得那起案子。”谢江点头,又泛起了疑惑,“我记得那起案子陷入了停滞阶段,难道不是这样?” “嗯。” 点头,方言解释道:“表面上的停滞,是为了配合卧底和线人的行动,出于安全和保密的考量也就没通报给你们,其实我一直都在全程跟进着。现在我想说的是,死于爆炸案中的唐磊正是盗车团伙儿的头目之一,这是不是太巧合了?更为巧合的是,正当准备布控收网的时候,他又去了许菲家里,这要怎么解释?” “只能有一个解释了。”谢江犹豫着开口,“唐磊和许菲是认识的。” “这就是奇怪的地方。”方言这话,直指白中元,“身为警务人员,配偶都是要经过政审的,虽说订婚不如结婚那么细致严格,但大致的情况不会偏差太多。我记得清清楚楚,许菲的身份是一名记者对不对?” “……” 白中元没有说话。 “没错,还是法制日报的,就是工作时间短了些,我记得好像刚刚满一年。”谢江把话接了过来,“其实严格算起来,她们报社跟支队还是有些渊源的,经常采访互动的,这也是政审偏松的主要原因。” “这就是问题的根源所在,一名法制日报的记者,怎么会跟盗车团伙儿的头目扯上关系呢?”方言话中带话。 “还是一个解释,许菲立场不坚定,被收买了。” “除了这个,还有吗?” “没了啊。”谢江皱眉。 “那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?”方言提示着。 “什么?” “老方,我替你说吧。”白中元终于忍不住了,只不过语气着实冰冷了些,“从时间线上来看,特大盗车案发于省城的时候,基本上也是许菲进入报社的那会儿,这其中是不是存在着必然联系呢?” “中元,你的意思是……” “不是我的意思,是他的意思。”抬手指向方言,白中元不含丝毫感情的说道,“许菲原本就是特大团伙儿的成员,进入法制报社只是为了隐藏真实身份以及配合后续行动。因为随着最近调查的深入,唐磊已经和文物案扯上了关系。换言之,我和许菲订婚,从头到尾都是一场阴谋,目的就是拉我下水,方便他们进行持续性犯罪。盗车案只是为了分散警方的注意力,真正目的是进行文物犯罪。” “这这这,这可能吗?”谢江听得冷汗直流、 “可能?可能个屁。”就在这时,门突然被推开了,穿着病号服、披着羽绒大衣的许正琳愤慨难当的站在门口。